前陣子看了一本書,叫空蕩蕩的地球,就是在講全世界人口可能在2060-80年代逆轉負成長的問題。因為沒有繁體中文版,所以我是看簡體版電子書。
書的開頭非常震撼,他說人類曾經是一個差點被滅絕的物種,在七萬年前,印尼蘇門答臘的多巴火山爆發,火山灰覆蓋了歐亞大陸,長達六年之久,那六年都是冬天,只會用工具與火的智人幾乎完全滅絕,剩下了幾千人。如果沒有他們,人類不可能成為現在的地球優勢物種。
雖然這個論點存在爭議,但是人類是幾經掙扎才成為今日地球的優勢物種,事實上恐龍也曾經居於同樣位置,然而恐龍滅絕了。人類的存在並非理所當然,我們有生之年太短,能見到的事情太少,好不容易學到了些什麼,這一生又要結束了。
人口的負成長是全世界正在發生的現象,即使還有一些國家生育率保持6,一名女性平均生六個孩子(要維持人口不墜的生育率是2.1),但大部分人口學家與聯合國的預估,都認為這些現象會終結,全球將會在百年以內一致走向負成長,速度之快,我們只是首當其衝。
人口學家已經發現,只要是城鎮化的地方,生育率就會下降,城市外圍的貧民窟生育率顯著下滑,其中一個原因是兒童不可以再工作了,童工被禁止,城市警察會來取締,父母維持大家庭沒有意義,兒童變成負債而非分攤經濟者。現實往往出人意料,我在中國時就聽過太多頻頻發生礦災的煤礦被政府查禁,但當地人都希望繼續採礦的例子,因為那個地方沒有其他經濟活動。這些事情都是我們這種已經高度人權化的社會難以想像。
全世界都在發生人口減少的趨勢,必然有一些共同的因素。女性受教育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原因,一旦女性自主,有了工作與自己的想法,她們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,像男性一樣,婚姻不見得必要。因此有人口學家說,大腦才是最重要的生育器官,想法變了,家庭就變了。
這點我非常感同身受,在職場上,有孩子的女性無法得到和男性一樣的機會,有小孩的媽媽一到五點半就要去接小孩,我總是要注意開會不能太晚,我不希望讓她們焦慮,覺得會被主管討厭;她們假日不可能讀資料或做事,因為要陪小孩,甚至有公婆的事情要處理,我自己還擔任過幾次公婆問題諮詢;她們更不可能隨時出國出差(我有一次真的問對方公司我的下屬可不可以帶孩子一起去美國出差)。
我手下曾經出現同時有三個孕婦的情況,產假甚至重疊,我也會有吃不消的感覺,但是同樣身為女性,我知道如果今天有孩子的人是我,我會希望別人怎麼對我。媽媽員工們非常可靠,她們的耐心比一般人強,也更願意負責,都敢為小孩負責了,答應一個工作有什麼困難?但是當我每次想把好的出差機會給她們,我看到她們想去的眼神,但最終放棄,我知道她們犧牲了什麼。
這本書的簡體版是中國攜程旅行網創辦人梁建章寫序,他是有名的北大才子與人口學家,他的序文非常震撼,他說人類對地球並不重要,地球並不需要人類來保護,但是人類是唯一一個出現過愛護地球的想法、是唯一可能跟地球合作的生物,人類不應該忽視自我存續的意義。
我們過去擔憂人口過度膨脹,人口膨脹是族群繁衍的煩惱,是對未知未來的不安;然而人口萎縮的終點卻是確定的,那就是人類的滅亡。
我想這些話也特別適用於台灣,在我們這個人口不多的小島上,基於歷史與地緣位置的特殊,我們共同經歷了非凡的命運,這兩千三百萬人的命運成為目前舉世關注的焦點,我們決定怎麼走,走出什麼樣的路,都是一項你與我正在創造的非凡紀錄。沒有理由輕視自己,願上天庇佑台灣。感謝每一個台灣的母親。